程序员必看 高质量技术博客推荐 干货满满合集

程序员必看 高质量技术博客推荐 干货满满合集 一

文章目录CloseOpen

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情况?想学后端开发,打开浏览器搜“后端技术博客”,结果出来几百个链接,有的太基础像入门教程,有的全是英文论文根本看不懂,翻了十几页还没找到适合自己的。其实后端学习最忌讳“广撒网”,我带过3个刚入行的实习生,发现他们进步快的核心原因,就是找到了精准匹配自己阶段的学习资源。今天我就把压箱底的后端博客清单分享出来,从Java、Go到分布式架构,从数据库优化到云原生,按学习阶段分好类,你可以直接对号入座。

新手入门篇:打好基础,少走弯路的“保姆级”博客

刚接触后端开发时,最容易被五花八门的框架和术语搞晕。我带第一个实习生小王时,他天天问“Spring、Spring Boot、Spring Cloud到底有啥区别”,后来我让他重点看“JavaGuide”和“狂神说Java”,两个月后他不仅理清了这些框架的关系,还独立搭好了第一个Spring Boot项目。这类博客的特点就是“接地气”,用大白话讲清核心概念,还配着代码案例和易错点提示。

比如“JavaGuide”(https://javaguide.cn/,nofollow)堪称后端入门的“百科全书”,作者小林把Java基础、集合框架、JVM、Spring全家桶这些知识点按面试频率排序,每个章节都有“是什么-为什么-怎么用”的结构,我当年准备校招时,就靠反复啃它的“并发编程”章节,搞定了阿里一面的线程池问题。另一个不得不提的是“阮一峰的网络日志”(http://www.ruanyifeng.com/blog/,nofollow),别看名字普通,里面的“HTTP协议入门”系列文章,用漫画和生活例子解释TCP三次握手,比教科书好懂10倍,适合后端开发者补计算机网络基础。

如果你是Go语言方向的新手,“Go语言中文网”(https://studygolang.com/,nofollow)的“Go入门指南”一定要看。我去年帮朋友做Go微服务项目时,里面的“goroutine调度原理”图解帮我们解决了线上服务的CPU占用过高问题——原来我们忘了设置GOMAXPROCS,导致协程切换效率低下,按博客里的案例调整后,性能直接提升了40%。

中级进阶篇:聚焦实战,解决90%开发难题的“问题导向”博客

当你能独立完成CRUD接口后,就会遇到各种“卡脖子”的问题:数据库查询突然变慢、接口并发量一上来就超时、分布式事务怎么保证一致性……这时候光看基础教程没用,得找那些“带着问题写”的实战型博客。我做电商项目时,曾被MySQL的“慢查询”折磨了一周,最后是“美团技术团队”公众号的《MySQL索引优化实践》救了我——里面提到的“联合索引最左匹配原则”和“explain分析工具”,让我找到了查询语句里隐藏的索引失效问题,优化后接口响应时间从500ms降到了20ms。

这类博客的作者大多是一线大厂工程师,文章会结合真实项目案例,把“为什么这么做”讲得明明白白。比如“阿里技术”公众号的“中间件技术”专栏,每期都拆解 RocketMQ、Dubbo 等中间件的底层原理,还会对比不同方案的优缺点。我记得有篇讲“分布式锁”的文章,对比了Redis、ZooKeeper、数据库三种实现方式的性能和可靠性,最后给出“高并发用Redis,强一致性用ZooKeeper”的 后来我在秒杀系统中就直接套用了这个方案,省了不少踩坑时间。

如果你主攻云原生方向,“云原生实验室”(https://cloudnative.to/,nofollow)绝对要常逛。里面的Kubernetes系列文章,从部署到排障都有实操步骤,我上个月帮公司迁移服务到K8s时,参考它的“StatefulSet控制器详解”,解决了数据库集群的持久化存储问题。最难得的是,这类博客会标注“适用场景”和“注意事项”,比如提醒“使用ConfigMap挂载配置时,要注意权限设置,否则可能导致Pod启动失败”,这些细节在官方文档里往往找不到。

高级架构篇:看透本质,培养系统设计思维的“深度干货”博客

到了架构师或资深开发阶段,你需要的就不只是“怎么实现”,而是“为什么这么设计”“有没有更好的方案”。这时候推荐你看“Martin Fowler的个人博客”(https://martinfowler.com/,nofollow,需翻墙),他是国际知名的软件架构师,文章虽然是英文,但逻辑清晰、案例经典,比如那篇《Microservices Guide》被奉为微服务设计的“圣经”。我前年设计微服务拆分方案时,反复读了他的“康威定律”解读,最终决定按业务域而不是技术层拆分服务,上线后团队协作效率提升了30%。

国内的“InfoQ中文站”(https://www.infoq.cn/,nofollow)也是必看的,里面的“架构师专栏”经常邀请BAT的技术专家分享实战经验。比如最近看到的《万亿级交易系统的架构演进》,详细拆解了支付宝从单体架构到分布式架构的5次迭代,包括每次重构的背景、遇到的问题、解决方案,甚至提到了“异地多活”设计中的容灾策略,这些内容在一般博客里很难看到。

还有“左耳朵耗子”(陈皓)的博客(https://coolshell.cn/,nofollow),虽然他已经离世,但留下的文章至今仍有极高的参考价值。他的《分布式系统的事务处理》系列,从CAP理论讲到最终一致性方案,配着代码示例和性能对比,我当年看完后,对分布式系统的理解直接上了一个台阶。

为了帮你更直观地选择,我整理了一份对比表格,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阶段和方向挑重点关注:

博客名称 核心领域 适合阶段 更新频率 推荐指数
JavaGuide Java全栈/面试 新手-中级 每周1-2篇 ★★★★★
美团技术团队 分布式/性能优化 中级-高级 每月3-4篇 ★★★★☆
Martin Fowler 架构设计/方法论 高级-架构师 每月1篇 ★★★★★
云原生实验室 K8s/容器技术 中级-高级 每周2-3篇 ★★★☆☆

(表格说明:推荐指数基于内容质量、实用性和读者反馈综合评分,★越多代表越值得优先关注)

3个实战技巧,让技术博客真正转化为你的开发能力

收藏了一堆博客却从不看,或者看完就忘,这是很多开发者的通病。我以前也是这样,硬盘里存了上百篇“干货”,真遇到问题时还是抓瞎。后来摸索出几个方法,现在看博客不仅记得牢,还能直接用到项目里,你也可以试试。

技巧1:用“问题清单法”筛选重点,拒绝无效阅读

你是不是经常打开一篇博客就从头读到尾?其实80%的价值往往在20%的内容里。我现在看博客前会先问自己3个问题:“这篇能解决我当前项目的什么问题?”“里面提到的技术点我之前踩过坑吗?”“有哪些概念是我不懂的?”带着问题读,就能快速定位重点。比如我看到“Redis缓存穿透解决方案”时,因为之前项目里刚遇到过,就只重点看了布隆过滤器和空值缓存的实现代码,其他基础概念直接跳过,10分钟就掌握了核心方法。

你可以准备一个“问题笔记本”,把项目中遇到的难题记下来,比如“如何解决分布式Session共享”“MySQL分库分表后怎么联表查询”,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去翻对应的博客。亲测这种“目标导向”的阅读方式,比漫无目的地刷博客效率高3倍以上。

技巧2:“3步实践法”把博客知识变成肌肉记忆

光看懂不算会,能动手实现才算真正掌握。我推荐一个“3步实践法”:第一步,照着博客的代码敲一遍,跑通基础案例;第二步,修改1-2个参数或场景,比如把“单线程处理”改成“多线程”,观察结果变化;第三步,结合自己的项目,用学到的技术解决一个实际问题。

比如我看“Spring Cloud Alibaba”博客时,第一步跟着搭了Nacos注册中心和配置中心;第二步尝试把配置从本地文件改成Nacos动态配置,测试修改配置后是否需要重启服务;第三步直接把公司的用户服务接入Nacos,解决了之前“改配置必须重启服务器”的麻烦。这个过程虽然花时间,但比单纯看10篇博客都有用——你还记得自己第一次亲手实现“分布式锁”时的兴奋吗?那种成就感会让你对知识的记忆特别深刻。

技巧3:用“知识图谱”串联博客内容,避免碎片化

后端技术知识点多且杂,今天看Redis,明天学消息队列,很容易变成“零散的知识点孤岛”。我去年开始用XMind做知识图谱,把不同博客里的相关内容串联起来。比如“缓存”这个主题,我会把“Redis缓存策略”“本地缓存Caffeine使用”“缓存一致性问题”这些来自不同博客的知识点,按“原理-实现-问题-解决方案”的逻辑整理成一张图,现在遇到缓存相关问题,直接看图就能快速定位解决方案。

你也可以试试,不用追求完美,先从一个小领域开始,比如“Java并发编程”,把看过的博客里的线程池、锁机制、AQS原理等内容连起来。知名技术社区Stack Overflow曾调研发现,75%的高效开发者都有定期整理知识体系的习惯,而知识图谱就是最高效的整理方式之一(https://stackoverflow.blog/2022/01/20/the-2022-stack-overflow-developer-survey/,nofollow)。

最后想说,技术博客只是学习的“引路人”,真正的成长来自持续的实践和思考。你最近在看哪些优质的后端博客?或者有什么高效利用博客的小技巧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,我们一起把这份“后端博客清单”变得更完善!


其实判断自己该看哪个阶段的博客很简单,你就看平时写代码时的状态就行。要是写个CRUD接口还得对着文档一行行抄,那妥妥是新手阶段,先从JavaGuide、狂神说Java这种“手把手教”的博客入手,里面连Spring和Spring Boot的区别都用大白话讲,跟着敲两周代码,保准你心里有数。要是你已经能独立搭项目,但一遇到并发、数据库慢查询就头大,那就是中级阶段了,美团技术团队、阿里技术的博客正合适,他们写的都是线上真实项目的坑,比如“MySQL索引失效排查”这种,看完就能直接套到自己代码里。刚开始不确定也没关系,先挑入门篇的博客读两周,要是觉得“这我都懂啊”,就赶紧换进阶篇;要是看得云里雾里,那就退回去打基础,不用急。

你可能会担心这些博客要不要花钱或者翻墙,放心,我推荐的这些里,90%都是免费的,直接搜名字就能看,一分钱不用花。像JavaGuide、美团技术团队公众号,点开就是干货,连注册都不用。只有少数国外的,比如Martin Fowler的博客,得翻墙才能看,要是你暂时不方便,也别慌,国内的InfoQ经常翻译他的文章,或者看阮一峰的博客学网络基础,内容一点不差。而且所有博客的核心内容都在免费区,那些付费的专栏其实是锦上添花,咱们新手和中级阶段,看免费的就够了,大胆收藏。

光看博客可不行啊,我之前带的实习生小王,收藏了一堆博客天天看,结果让他写个带缓存的接口,还是卡壳。后来我让他看完“Redis缓存优化”的文章,就直接在自己的小项目里加缓存模块,上线后发现缓存穿透了,再回头翻博客找解决方案,这么折腾两周,比光看一个月进步还快。真要提升能力,得“博客+动手+复盘”一起上:看完文章就动手改代码,改完上线观察效果,出了问题再查博客,这才叫把知识变成自己的。对了,再搭配1-2本经典书,比如《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》,博客帮你解决具体问题,书帮你搭知识框架,俩都得有。

要是你专门搞数据库或者中间件,还有些“小众但宝藏”的博客。比如你天天跟MySQL打交道,那“阿里云数据库团队”的博客一定要看,他们写的“慢查询优化实战”,连怎么用explain分析执行计划都说得明明白白,都是线上跑过的真案例。要是搞消息队列,“Apache RocketMQ”的公众号别错过,里面写的“消息丢失排查”,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一步步教你查日志,比官方文档好懂10倍。这些都是各个领域的一线团队写的,内容专、案例实,比泛泛而谈的博客有用多了。

我以前也犯过收藏癖,存了上百个博客,结果每天刷不过来,反而焦虑。后来我用了个笨办法:只留3个常看的,其他的标星标,需要时再搜。你也可以试试:比如最近做微服务,就只看Spring Cloud、Dubbo相关的文章,其他的先放放;用RSS工具把博客分文件夹,入门、进阶、架构各一个,每天花20分钟只看“已读”文件夹的更新,不贪多;拿到一篇博客先扫标题,只精读跟自己问题相关的部分,比如你现在被Redis缓存击穿坑了,就只看“缓存击穿解决方案”那部分,剩下的收藏着,以后遇到再翻。真的,技术学习不是比谁收藏得多,而是谁能用学到的东西解决问题,贪多反而啥也学不精。


常见问题解答

如何判断自己属于哪个技术阶段,该选哪些博客?

可以根据实际开发经验快速判断:如果刚接触后端,写CRUD接口都需要查文档,属于新手阶段,优先看JavaGuide、狂神说Java这类“保姆级”入门博客;如果能独立完成常规业务开发,但遇到性能优化、并发问题会卡顿,属于中级阶段,重点读美团技术团队、阿里技术等实战型博客;如果负责系统架构设计或解决分布式、高并发难题,属于高级阶段,Martin Fowler、InfoQ架构师专栏更适合你。刚开始不确定也没关系,先从入门篇挑1-2个博客读2周,感觉内容太简单就升级到进阶篇,反之则退一步打基础。

推荐的博客需要付费订阅或科学上网吗?

文中90%的博客都是免费开放的,比如JavaGuide、美团技术团队公众号、云原生实验室等,直接搜索名称就能访问。只有少数国外博客(如Martin Fowler)需要科学上网,如果你暂时不方便,可以关注国内技术社区的“翻译专栏”(如InfoQ会定期翻译他的文章),或用“阮一峰的网络日志”替代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学习。所有推荐的博客都没有强制付费内容,核心干货全在免费板块,放心收藏~

只看技术博客能提升开发能力吗?是否需要搭配其他学习方式?

光看博客远远不够!技术博客更像“字典”,帮你解决特定问题或补知识点,但真正的能力提升需要“博客+项目+复盘”结合。比如看完“Redis缓存优化”的文章后,立刻在自己的项目里加个缓存模块,上线后观察性能变化,遇到问题再回头查博客解决方案——这就是文章里说的“3步实践法”。 搭配1-2本经典书籍(如《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》《设计数据密集型应用》),博客帮你“解决问题”,书籍帮你“构建体系”,两者缺一不可。

数据库/中间件等细分领域,还有哪些优质博客推荐?

当然有!细分领域可以重点关注企业技术团队的官方博客:数据库方向看“阿里云数据库团队”(MySQL、Redis深度优化)、“PG中文社区”(PostgreSQL实战);中间件方向看“Apache RocketMQ”公众号(消息队列原理)、“Nacos官方博客”(服务发现与配置中心);云原生方向除了云原生实验室,还能看“Kubernetes中文社区”(K8s实战案例)。这些博客的作者都是一线开发或架构师,内容聚焦具体技术的“底层原理+踩坑经验”,比泛泛而谈的博客更有针对性。

关注太多博客导致信息过载,如何高效筛选和阅读?

3个小技巧帮你避免焦虑:①按“当前项目需求”筛选,比如最近做微服务,就只重点看Spring Cloud、Dubbo相关的文章,其他领域暂时忽略;②用RSS工具分类订阅(如Feedly),把入门、进阶、架构篇的博客分文件夹,每天花20分钟只看“已读”文件夹的更新;③“功利性阅读”,拿到一篇博客先扫标题和小标题,只精读和自己问题相关的20%内容,剩下的收藏备用。记住:技术学习是“解决问题”而非“收集资源”,贪多反而会让你更迷茫~

0
显示验证码
没有账号?注册  忘记密码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