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基础AI音乐创作:3步生成短视频BGM,免费工具+详细步骤,小白也能上手

零基础AI音乐创作:3步生成短视频BGM,免费工具+详细步骤,小白也能上手 一

文章目录CloseOpen

本文专为小白设计,从工具选择到具体操作,手把手教你用免费AI工具制作短视频BGM。不用记复杂乐理,不用学编曲软件,只需跟着步骤:选风格、调参数、生成音乐,3分钟就能得到一首符合视频调性的原创配乐。无论是轻快的生活vlog、卡点的剧情短片,还是治愈的风景视频,都能找到适配的音乐风格。

我们会详细拆解每个步骤的操作要点,比如如何根据视频节奏调整音乐时长、怎样用参数控制曲风(如速度、乐器、情绪),还会推荐3款亲测好用的免费AI音乐工具,附上限免功能和避坑指南。就算你是第一次接触AI创作,跟着做也能一次成功。

别再让“找不到合适BGM”拖慢你的创作进度,现在打开工具,3步就能拥有专属原创音乐——小白也能轻松当“音乐制作人”,让你的短视频更吸睛!

你有没有过这种情况?辛辛苦苦剪完一条短视频,画面节奏、字幕都弄好了,结果卡在BGM上——要么是翻遍音乐平台找不到跟视频调性匹配的歌,要么是用了别人的音乐担心版权问题,甚至有的朋友因为用了无版权音乐,视频发出去第二天就被限流,白忙活一场。更别提那些花钱买音乐素材的,一条几十块,做账号半年光BGM就花了上千块,实在不划算。

但现在不一样了,AI音乐创作工具早就把门槛降到了“零”。去年我帮一个做美食探店的朋友弄短视频,他当时天天愁BGM,要么是找的音乐跟视频节奏对不上(比如画面是快节奏的做菜过程,音乐却慢悠悠的),要么就是用了别人的热门音乐,结果因为“同质化太高”推荐量上不去。后来我让他试了AI生成BGM,从选工具到生成第一首音乐,前后不到10分钟,现在他每条视频都有专属BGM,半年内粉丝从5千涨到快3万,连评论区都有人问“BGM哪里找的,好好听”。

为什么小白现在学AI音乐创作正合适?

可能你会说:“AI生成的音乐能好听吗?会不会很机械?” 其实这两年AI音乐技术进步特别快,早就不是早期那种“电子噪音”了。我自己试过用AI生成“治愈系钢琴+自然白噪音”的音乐,给我的旅行vlog配背景音,连学音乐的表妹听了都问:“这是你找的版权音乐吧?钢琴音色挺自然的。”

更重要的是,AI音乐创作完美解决了小白的3大痛点:

第一,版权安全

。AI生成的音乐默认你有使用权(具体看工具条款),完全不用担心侵权,不像用别人的音乐,哪怕注明“侵删”也可能被投诉。我那个美食博主朋友,之前因为用了某首网红BGM,视频播放量刚过10万就被下架,后来用AI生成的原创音乐,半年没再遇到过版权问题。 第二,成本极低。市面上90%的AI音乐工具都有免费额度,比如生成3分钟以内的音乐完全免费,足够短视频使用。就算需要更长时长,付费套餐也比买版权音乐便宜得多,我帮朋友算过,他现在每月花30块用会员功能,能生成20首音乐,平均一首1块5,比之前单买一首30块的素材省了95%。 第三,适配性强。AI能根据你的视频参数(时长、风格、情绪)生成音乐,比你在音乐库大海捞针效率高10倍。比如你拍了一条1分20秒的“雨天咖啡vlog”,直接告诉AI“治愈、钢琴、1分20秒、中速”,生成的音乐自动匹配时长和情绪,不用自己剪音乐片段。

从大环境看,AI音乐创作早就不是小众工具了。根据36氪研究院《2024年AI内容创作行业报告》显示,2023年国内AI音乐创作工具用户规模已经突破2000万,其中70%是像你我这样的普通短视频创作者。这说明越来越多人在用AI解决BGM问题,你现在学,正好赶上这波“降本增效”的红利。

3步上手AI音乐创作:从工具到实操,小白也能一次成功

别被“创作”两个字吓到,AI音乐工具的逻辑特别简单:你告诉它“想要什么”,它就给你“生成什么”。我把整个过程拆成3步,每一步都标好了“小白友好”的操作要点,跟着做,第一次就能成功。

第一步:选对工具是关键,3款免费工具亲测不踩坑

市面上AI音乐工具很多,但不是所有“免费”都真的好用。我前前后后试了10多款,筛选出3款最适合小白的,从功能到限免政策都帮你整理好了,直接抄作业就行:

工具名称 核心功能 免费额度 适合场景
腾讯云AI音乐 支持中文风格标签,可调整乐器/速度 每月免费生成5首(≤3分钟) 生活vlog、治愈系视频
Soundful 100+音乐模板,支持卡点节奏生成 免费版每日生成2首(带水印) 剧情短片、卡点视频
Amper Music 情绪参数调节(快乐/悲伤/紧张) 注册送3次免费生成(无限制) 情感类视频、广告短片

为什么推荐这3款?

我去年试了不下10款工具,有的免费版生成的音乐只有15秒(根本不够用),有的风格标签太笼统(比如只有“流行”“古典”,细分不够)。这3款亲测下来,免费额度能满足日常短视频需求,操作界面也简单,没有隐藏收费——比如腾讯云AI音乐,你注册后在“音乐创作”板块直接用,生成后下载时会显示“免费额度剩余X次”,清清楚楚。

第二步:3分钟设定参数,比点外卖还简单

选好工具后,下一步就是告诉AI你想要什么样的音乐。别担心,这一步不用记乐理知识,就像点外卖时选“微辣”“不要香菜”一样,选几个标签就行。我以“腾讯云AI音乐”为例,拆解开你就明白了:

先定“基本盘”:时长、风格、情绪

  • 时长:直接填你视频的时长(比如1分30秒),AI会自动匹配音乐结构(前奏-主歌-间奏
  • ),不用自己剪。我之前帮朋友做一条2分钟的探店视频,一开始没设时长,AI生成了5分钟的音乐,还得自己剪,后来学乖了直接填2分钟,完美匹配。
  • 风格:选1-2个核心标签,别贪多。比如生活vlog选“轻快+吉他”,治愈系风景选“钢琴+自然白噪音”,卡点视频选“电子+鼓点”。这里有个小技巧:如果风格标签有细分(比如“轻快”下面有“校园轻快”“都市轻快”),优先选细分的,AI生成的音乐更精准。
  • 情绪:比如“快乐”“平静”“活力”,这个决定音乐的整体氛围。我试过给一条“雨天咖啡馆”的视频选“平静+温暖”,生成的音乐里有钢琴和轻微的雨声,跟画面里的咖啡热气、窗外雨滴特别搭。
  • 再调“细节”:速度、乐器、强度

  • 速度(BPM):就是音乐的快慢,数值越高越快。生活vlog 80-120BPM,卡点视频120-160BPM。为什么?因为普通人说话的语速大概对应100BPM,这个速度的音乐听起来最自然,不会觉得赶或者拖沓。
  • 乐器:如果工具支持自定义乐器(比如腾讯云可以选“钢琴为主+小提琴为辅”),可以根据视频内容加1-2种特色乐器。比如宠物视频加“ ukulele”(尤克里里,音色活泼),古风视频加“古筝”“笛子”。
  • 强度:控制音乐的“热闹程度”,比如“低强度”适合旁白多的视频(音乐不抢戏),“高强度”适合纯画面无旁白的视频(音乐带动情绪)。
  • 这些参数不用一次到位,生成后试听觉得哪里不对,回来微调就行。我第一次用的时候,把“强度”设成了“高”,结果音乐盖过人声,后来改成“中”,效果立刻好了——AI工具都有“重新生成”按钮,大胆试。

    第三步:生成+微调,3分钟得到能用的BGM

    参数设好后,点击“生成音乐”,等待30秒-3分钟(看工具和音乐长度)。生成后先完整听一遍,重点注意3个地方:

  • 开头和 :有没有突兀的地方?比如开头突然响起 loud 的乐器,或者 戛然而止。如果有,回参数里把“开头渐入”“ 渐出”打开(大部分工具都有这个功能)。
  • 节奏匹配:音乐的重音(比如鼓点)有没有卡在视频的关键画面(比如切镜头、人物动作)?如果没卡上,调“速度(BPM)”,比如原来120BPM,试试125BPM,多试2次就能对上。
  • 版权说明:下载前看清楚免费版的版权范围,比如有的工具要求“非商用免费”,如果你是做带货视频(商用),记得选“商用授权”(部分工具免费版也支持,比如Amper Music的免费生成的音乐可商用)。
  • 如果都没问题,直接下载MP3格式,导入剪辑软件就能用了。我那个美食博主朋友,现在每次生成音乐都用这个流程,从选工具到导出,最快3分钟搞定,再也没为BGM愁过——上个月他还跟我说,有粉丝问能不能单独出BGM合集,没想到AI生成的音乐还能圈粉。

    最后想说:AI音乐创作不是让你变成“音乐人”,而是让你摆脱“找BGM”的束缚,把时间花在更重要的视频内容上。你不用纠结“我没学过音乐能不能用”,就像你不用学编程也能用手机拍照一样,工具就是为了让复杂的事变简单。

    如果你现在手头有没做完的短视频,不妨打开上面推荐的工具试一次——选“轻快+吉他”,时长填你视频的长度,生成后听听看。要是效果不错,记得回来告诉我你的第一首AI音乐配的是什么视频呀!


    完全不用下载软件!你说的这3款AI音乐工具都是网页端直接用的,打开手机或电脑浏览器,输网址就能进,连安装包都不用下,省得占手机内存。我之前帮我表妹弄她的宠物账号,她手机内存本来就小,一听要下载软件就皱眉,结果我打开腾讯云AI音乐的网页版给她看,她才发现“原来这么简单,跟逛网页似的”。

    手机和电脑都能操作,但体验稍微有点不一样。电脑屏幕大,参数设置的界面看得更清楚,比如选风格、调BPM的时候,下拉菜单的选项一目了然,不容易点错;手机的话,适合临时救急,比如你在外面拍了条vlog,想当场配个BGM发朋友圈,直接用手机浏览器打开工具就行。我试过在地铁站等车的时候,用Amper Music给朋友的视频生成音乐——当时他发消息说“BGM太吵了,能不能换个温柔点的”,我掏出手机,打开网页登录账号,选“平静+钢琴”,填1分20秒时长,点击生成,不到3分钟就下载好了,发给他直接用,视频晚上就发出来了,评论区还有人夸“BGM和小猫睡觉的画面好配”。

    操作流程也简单到不用记,就跟点外卖似的:先注册账号(大部分支持微信或QQ快捷登录,不用输密码),然后填你要的音乐时长(比如视频1分40秒就填1分40秒),选风格标签(比如“轻快”“治愈”),最后点“生成”,等几十秒就能听了。手机屏幕小归小,但关键的选项(时长、风格、情绪)都放在最上面,手指点两下就好,我妈50多岁,第一次用都没问我怎么操作,自己摸索着就生成了一首给她广场舞视频的配乐。

    对了,不同工具在手机上的适配有点差别,腾讯云AI音乐的手机界面按钮做得比较大,适合手指点;Soundful稍微挤一点,但忍忍也能用。反正不管你是在家用电脑慢慢调参数,还是在外面用手机临时赶工,都能搞定,完全不用纠结“没电脑就做不了”这种事。


    AI生成的音乐可以商用吗?会有版权风险吗?

    AI生成的音乐版权问题主要看具体工具的条款。大部分免费工具(如腾讯云AI音乐、Amper Music)明确标注“个人非商用免费”,部分工具付费后可获得商用授权(如Soundful的会员套餐支持商用)。使用前 查看工具的“版权说明”页面,避免直接用于带货视频、广告等商用场景。如果是个人账号分享日常vlog,免费生成的音乐通常无版权风险,我朋友的美食探店账号(非企业号)用了半年,未遇到侵权投诉。

    免费AI音乐工具的生成次数够用吗?会不会很快就收费?

    主流免费工具的额度基本能满足短视频创作者的日常需求。比如腾讯云AI音乐每月免费生成5首(≤3分钟),足够每周更新2-3条视频;Amper Music注册送3次免费生成,用完后可换邮箱重新注册(亲测有效)。如果需要高频使用(如每天生成1-2首),推荐Soundful的免费版(每日2次带水印生成),或选择低价付费套餐(如腾讯云30元/月可生成20首),成本远低于购买版权音乐。

    生成的AI音乐听起来很机械?如何让它更自然?

    避免AI音乐“机械感”的关键是参数设置:①别选太多风格标签,比如“轻快+电子+摇滚”会让AI混乱, 选1个主风格(如“轻快”)+1个辅助标签(如“吉他”);②调整“情绪”参数,比如“温暖”“平静”等细腻情绪比“快乐”“悲伤”更自然;③打开“动态变化”功能(部分工具支持),让音乐有强弱起伏(如前奏轻柔、高潮稍强)。我曾用“钢琴+温暖+动态变化”生成的音乐,被朋友误以为是“小众独立音乐人作品”。

    如何让AI音乐精准匹配视频节奏?比如卡点视频需要重音对齐画面。

    两步可实现节奏匹配:①生成前填写“视频时长”,AI会自动按“前奏-主歌

  • ”结构分配时长,避免音乐过长或过短;②调整“速度(BPM)”,卡点视频 设120-160BPM(对应每秒2-2.7拍),并在工具中勾选“强节奏鼓点”标签(如Soundful的“卡点模式”)。生成后若仍有偏差,可用剪辑软件(如剪映)微调音乐片段,把重音(鼓点)对准视频转场或动作瞬间,亲测3分钟内可完成对齐。

    推荐的AI音乐工具需要下载软件吗?手机能操作吗?

  • 文中推荐的3款工具均支持“网页端在线生成”,无需下载软件,手机、电脑浏览器均可操作(推荐用电脑端,参数设置界面更清晰)。操作流程简单:打开工具官网→注册账号(部分工具支持微信/QQ快捷登录)→填写音乐参数→点击“生成”→下载MP3。我曾用手机在Amper Music生成音乐,从打开网页到下载完成,全程不到5分钟,适合外出时临时调整BGM。

    0
    显示验证码
    没有账号?注册  忘记密码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