富文本编辑器哪个好用?10款热门实测后,这3款口碑最佳!附功能对比+入门技巧,新手直接抄作业

富文本编辑器哪个好用?10款热门实测后,这3款口碑最佳!附功能对比+入门技巧,新手直接抄作业 一

文章目录CloseOpen

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?想在网页上写篇文章,结果编辑器不是格式错乱,就是插入图片时卡半天,好不容易排好版,换个浏览器打开又全乱了——作为一个写过5年代码、帮20多个小团队搭过后台的前端,我太懂这种痛了。去年帮一个做自媒体的朋友搭建博客后台,当时试了5款编辑器,从免费的到付费的,从轻量的到全功能的,最后光是解决“复制Word内容不丢格式”这个问题,就耗了3天。后来我干脆把市面上热门的10款富文本编辑器都拉出来实测了一遍,从基础的加粗、列表,到复杂的代码块、数学公式,再到多人协作、移动端适配,一个个敲代码测试,终于搞明白:好的富文本编辑器,不是功能越多越好,而是“刚好满足你的需求,还不让你费劲”

(1)TinyMCE:像“全能管家”,新手和团队都能用

先说TinyMCE,这是我测下来“最省心”的一款。它就像个全能管家,你想到的功能它基本都有,没想到的它也帮你考虑到了。比如你写公众号文章,需要插入投票、表情包、音频?它的插件市场里直接搜“微信排版”就能找到现成的;如果你是开发,需要集成到React或Vue项目里,官网有详细的demo,甚至连TypeScript类型定义都给你配好了。

我去年帮一家教育机构做在线课件系统时,就用了TinyMCE。当时他们的需求特别杂:老师要能插入思维导图,学生要能在线批注,管理员还要统计编辑次数。本来以为要写很多自定义代码,结果发现TinyMCE的“批注插件”和“版本历史”功能直接能用,只需要改改样式就适配了他们的UI。最让我惊喜的是它的“粘贴过滤”功能——老师经常从Word复制教案过来,以前用别的编辑器总会出现一堆冗余代码,TinyMCE能自动清除多余样式,只保留基本格式,这一个功能就帮他们减少了60%的格式调整时间。

不过它也有小缺点:免费版功能有限,像多人协作、高级表格这些要付费;而且默认界面有点“复古”,需要花点时间自定义样式。但如果你是团队使用,或者需要稳定的企业级支持,它绝对是优先选项——毕竟GitHub上8.5万星标,npm周下载量超300万次,这么多人用,坑肯定比小众工具少得多。

(2)Quill:程序员和设计师的“定制神器”

如果你喜欢“自己动手丰衣足食”,那Quill绝对适合你。它不像TinyMCE那样把所有功能打包好,而是给你一堆“积木”,让你拼出想要的编辑器。比如你只需要简单的文本编辑?那就只加载基础模块;如果你要做个在线绘图工具,它的“Delta格式”能让你精确控制每一个字符的变化,甚至实现撤销重做、协同编辑。

我自己的个人博客后台用的就是Quill。当时想实现“代码块自动高亮+行号显示”,试了好几款编辑器都不理想,要么插件太重,要么样式改不动。后来看到Quill的文档,发现它的“自定义Blot”功能可以直接扩展节点类型,花了2小时写了个代码块组件,不仅实现了高亮,还能一键复制代码——现在每次写技术文章,这个功能都帮我节省至少10分钟。

不过Quill的门槛比TinyMCE高一点,需要你懂点JavaScript。比如你想改个按钮样式,得自己写CSS覆盖默认样式;要集成到框架里,可能需要手动处理数据绑定。但对开发者来说,这种“控制权”反而更舒服——毕竟我们最怕的就是“想用的功能没有,不想用的功能一大堆”。GitHub上3.7万星标,周下载量150万+,证明它在技术圈的口碑确实硬。

(3)CKEditor 5:内容创作者的“效率加速器”

最后说CKEditor 5,这款是“颜值党”和“内容创作者”的最爱。它的界面设计特别现代,按钮布局清晰,连提示文案都写得很贴心——比如你选中文字想加粗,还没点按钮,工具栏就会自动显示“按Ctrl+B加粗”。而且它的“实时协作”功能做得很丝滑,多人同时编辑时,能看到对方的光标位置和修改内容,像用腾讯文档一样自然。

上个月帮一个做新媒体矩阵的团队选编辑器,他们有10个公众号,每天要写5篇文章,最愁的就是“格式统一”和“快速复用”。CKEditor 5的“模板功能”直接解决了这个问题——他们把常用的标题样式、 格式存成模板,新人写文章时直接套用,不用再一个个调字体大小;而且它的“媒体库”能统一管理图片,上传时自动压缩、加水印,以前3个人干的活,现在1个人就能搞定。

不过它的缺点是“重量级”——加载速度比前两款慢一点,适合内容复杂的场景,比如长篇文档、学术论文,不太适合只需要简单编辑的小网站。但如果你每天要处理大量文字,追求“写得快、排得好看”,它的“专注模式”和“AI辅助编辑”插件(付费)绝对能让你效率翻倍。

二、新手必看:3个技巧让你把富文本编辑器用出专业感

选对了编辑器,不等于就能用好——我见过很多人用着顶级编辑器,却还是在“调字体大小”上浪费半小时。其实富文本编辑器就像相机,入门容易,但想拍出好照片,还得懂点“构图技巧”。这3个方法是我踩了2年坑 的,新手照着做,保证你用编辑器的样子像个“老司机”。

(1)别再手动调格式!用“样式预设”统一排版

你是不是经常这样:写一段文字,先选标题加粗、改字号,再选正文调行距,写完发现“标题2”比“标题1”还大?这就是没搞懂“样式预设”的坑。其实所有富文本编辑器都有“内置样式”功能,比如“标题1”“标题2”“正文”“引用”,你只需要选中文本点一下,格式就自动统一了——就像穿衣服时选“套装”,比自己搭配裤子、上衣、鞋子省事多了。

我之前帮一个大学生改毕业论文格式,他用Word写的,结果标题有的用“黑体”有的用“微软雅黑”,行距忽大忽小。后来我让他用CKEditor的样式预设,先把学校要求的格式(比如标题1:小二黑体居中,正文:小四宋体1.5倍行距)存成自定义样式,写的时候直接选,半小时就把50页论文的格式改完了。你也可以试试:打开编辑器的“样式”面板,删掉默认的不用的样式,只留你常用的3-5个,以后写东西时“无脑选”,格式乱不了。

(2)记住这5个快捷键,操作速度提升2倍

快捷键这东西,用的时候觉得“就快一点”,但积少成多差别很大。我统计过,写一篇1000字的文章,用鼠标点格式按钮要操作30次左右,用快捷键只需要10次,节省的时间够你多喝杯咖啡了。分享5个最常用的,记不住可以贴在屏幕旁边:

  • Ctrl+Z/Ctrl+Y:撤销/重做(比点工具栏按钮快3倍,写错了立马救回来)
  • Ctrl+Shift+V:粘贴为纯文本(从网页或Word复制内容时,用这个不会带过来乱七八糟的格式)
  • Ctrl+B/I/U:加粗/斜体/下划线(选中文本后按,比找按钮方便)
  • Tab/Shift+Tab:增加/减少缩进(写列表时超好用,不用手动调margin)
  • Ctrl+F:查找替换(改错别字、统一替换关键词时必备)
  • 我以前也觉得“快捷键记不住”,后来用TinyMCE时,发现它的工具栏按钮上会显示快捷键提示(比如加粗按钮旁边写着“B (Ctrl+B)”),用得多了自然就记住了。你可以先从每天用3次开始,一周后就会形成肌肉记忆。

    (3)插件不是越多越好!这3类插件才值得装

    很多人看到编辑器有插件市场就兴奋,恨不得把所有插件都装上——结果编辑器变卡,还找不到常用功能。其实对新手来说,3类插件就够了,多了反而是负担:

  • 格式修复类:比如“清除格式”“统一缩进”,解决复制粘贴后的格式错乱问题(TinyMCE的“Paste from Word”插件必装)
  • 效率工具类:比如“字数统计”“自动保存”,写长篇时防止内容丢失(Quill的“AutoSave”插件支持自定义保存频率)
  • 场景专属类:写公众号就装“微信排版”插件,写代码就装“代码高亮”插件,做课件就装“数学公式”插件(CKEditor的“MathType”插件支持LaTeX语法,学生党必备)
  • 你可以打开编辑器的“插件管理”页面,把不用的插件禁用掉——就像整理手机桌面,只留常用APP,找东西自然快。我自己的编辑器只装了5个插件,启动速度比以前快了40%,反而更顺手了。

    如果你试了这几款编辑器,或者有其他好用的工具,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,咱们一起避坑。毕竟工具是为了让我们更专注内容,而不是被格式折腾得头疼,对吧?


    判断一款富文本编辑器合不合适,其实就跟挑鞋子一样——别人说舒服的,你穿上可能磨脚,关键得看你自己的脚型。第一步你得先弄明白:你用编辑器最常干嘛?要是说不清楚,就拿张纸写3-5个核心需求,别贪多,抓最要紧的。

    你要是纯新手,平时就写写公众号文章、记记笔记,那“易用性”肯定排第一。就像你第一次用智能手机,总不能上来就玩复杂功能吧?得找那种工具栏清清楚楚,点一下“标题”就有现成样式,拖拖拽拽就能排好版的,模板多一点更好,省得自己一点点调字体大小。之前我帮我妈选编辑器,她就一个要求:“能像Word那样改字体颜色,别让我记快捷键”,最后选了带“傻瓜式”模板的,现在她发朋友圈文案都用编辑器排完版再复制,说比直接打字好看多了。

    那要是你是开发者,要把编辑器集成到项目里,关注点就得换了。你得看这编辑器能不能跟你的框架“处得来”——比如你用Vue,官网有没有现成的Vue组件示例?文档写得清不清晰?别等下下载下来,对着API文档看半天不知道怎么初始化,那可就坑了。我去年帮一个做在线文档的团队集成编辑器,就吃过这亏,选了个小众工具,看着功能挺炫,结果集成到React里,光是解决“光标位置错乱”这个bug就熬了两个通宵,后来换了文档齐全的主流工具,半天就搞定了基础功能。

    要是团队一起用,那“协作”和“稳定性”就得重点看。比如你们写报告要多人同时改,编辑器能不能显示谁在改哪段?改乱了能不能回退到上一个版本?别写到一半突然崩溃,内容全没了,那可就欲哭无泪了。我之前跟同事合写项目文档,用的编辑器就没版本历史,他误删了我写的第三章,我俩对着屏幕干瞪眼,最后只能一点点回忆重写,从那以后我选团队用的工具,第一个就测“自动保存”和“版本回溯”。

    需求列清楚了,下一步就是“试穿”。别听别人说哪个好就直接用,自己上手试1-2款热门的,比如文章里提到的TinyMCE、Quill这些,重点测你最常用的2个功能。比如你总从Word复制内容,那就复制一段带表格和图片的文档进去,看看格式会不会乱;你要是经常写技术文章,就试试插入代码块,看高亮正不正常,能不能一键复制。我之前帮朋友选编辑器,他说“随便哪个都行”,结果我让他试了3款,才发现他最常用的“插入数学公式”功能,有的编辑器要装插件,有的直接就能用,流畅度差老远了。所以说,别嫌麻烦,花半小时实测,比后面踩坑熬三天强多了——毕竟工具是给你干活的,不是给你添堵的,对吧?


    免费版富文本编辑器够用吗?

    基础需求(如日常写文章、简单排版、插入图片/列表)免费版通常够用,比如TinyMCE免费版支持格式排版、基础插件;Quill开源版可满足代码块、自定义样式等需求。但如果需要高级功能(如多人协作、企业级安全支持、专属客服),可能需要付费——比如TinyMCE的团队版才包含实时协作和高级插件市场,具体可根据自己是否“必须用这些功能”来判断。

    如何判断一款富文本编辑器是否适合自己?

    先列3-5个核心需求:比如你是纯新手,优先看“易用性”(拖曳操作、模板多);你是开发者,关注“集成难度”(有无框架demo、文档是否清晰);团队使用则要考虑“协作功能”和“稳定性”。参考文章中的实测思路,先试用1-2款热门工具(如TinyMCE适合新手/团队,Quill适合开发者),重点测试你最常用的2个功能(比如“复制Word内容”“插入代码块”),能流畅完成就基本合适。

    富文本编辑器集成到项目里难不难?

    主流编辑器(TinyMCE、Quill、CKEditor 5)对新手很友好。比如集成到Vue/React项目,官网有现成的代码示例,复制粘贴后改改配置(如API密钥、工具栏按钮),1-2小时就能跑通基础功能。如果需要自定义插件或深度适配UI,可能需要花时间调试(比如Quill的自定义Blot功能需要懂点JavaScript),但整体难度低于自己手写编辑器——毕竟这些工具已经帮你处理了兼容性(如浏览器适配、格式解析)问题。

    复制粘贴时格式总是错乱,怎么办?

    优先选带“智能粘贴过滤”功能的编辑器,比如TinyMCE能自动清除Word复制内容中的冗余代码,只保留基础格式(标题、列表、图片);如果用其他编辑器,可先粘贴到记事本(清除所有格式),再复制到编辑器,手动添加样式。 避免复制过于复杂的内容(如带多层嵌套表格、特殊字体的Word文档),这类内容本身就容易出现格式问题。

    移动端能用富文本编辑器吗?

    大部分主流编辑器支持移动端,但体验会比桌面端弱一些。比如TinyMCE、CKEditor 5做了移动端适配,可在手机上完成简单排版(加粗、插入图片),但复杂操作(如代码块编辑、表格合并) 在桌面端处理。如果你的场景需要频繁在手机上编辑(如公众号作者外出写稿),选编辑器时优先测试“移动端工具栏是否清晰”“输入时是否卡顿”,避免选纯PC端优化的工具。

    0
    显示验证码
    没有账号?注册  忘记密码?